基于這一點市場預期,我們若再回望樓市的發展歷程了,毫不客氣地說自從樓市進入2018年,一些潛移默化的改變正在發生。例如本以為調控會走向寬松,借此來刺激熱點城市的需求壓力分擔,而最后結果也是打臉,全國調控累計次數不增不減。其次深度也發生了本質變化,從最初的的簡單限購限售升級為進入的供地結構改革等新舉措。
當看到這里時,我不禁想到一句話,那就是未來最不值錢的是房子,而最值錢的也是有房子。表面上來看,這有點前后矛盾,但對于前者而言,未來房子比人多的確不是一句空話,再加上房產稅的落地,持房就意味著成本。而對于后者而言,教育、醫療資源的稀缺性導致有價值的房子屈指可數,結局也是物以稀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