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個別房企和個別城市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不應該成為放松調控的理由。
每當市場出現下行趨勢,總會有“放松調控”“救市”的聲音出現,最近也不例外。當前,不能因為個別房企和個別城市出現一些新情況,就輕言放松調控,不能重回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的老路上去。“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主基調不應也不會改變。
行業調整期出現短期陣痛在所難免,這有利于其長遠可持續發展。房地產行業正告別過去大規模擴張的階段,走在回歸理性和穩健發展的道路上,住房也從過于強調其投資屬性向居住屬性轉變。化解經營過程中的金融風險,將杠桿率和負債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不僅是眼下的首要任務,更應成為房企的長期堅持。結束過去高增長階段,房企利潤率趨于平緩,對企業運營能力有更高要求,管理紅利的時代已經到來。
房地產行業仍有不小的發展空間,市場無需過于悲觀。從近處看,一些財務指標健康,資金較為寬裕的企業,面對當前行業的大洗牌反而有望將自身優勢進一步擴大。著眼長遠,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城市發展正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房地產企業若著眼于此多下功夫,仍可贏得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