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賣地”總收入高達8.4萬億元,同比增長16%,土地出讓金收入超千億的城市達14個。2021年,由于多輪政策調控,目前,各城第二輪集中供地陸續開啟,但,杭州、沈陽、合肥宅地成批流拍,房企集體躺平,土地市場寒意十足。
已連續天量賣地4年的杭州,第一次在土拍市場遭到冷遇。截至15日中午12時,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10宗競質量地塊報名截止,有9宗地塊報名未達標,相當于提早宣布流拍。
沈陽和合肥兩座省會城市的第二次集中供地,也都有過半數的地塊提早“流拍”。15日下午,沈陽46幅地塊的報名也截止了,24宗地塊被宣布提早中止買賣;合肥也宣布,原定9月17日開拍的17宗地塊,僅剩下8宗將如期出讓。
成都在今天閱歷了一場史上成交速度最快的土拍,共賣地19宗,其中15宗地塊沒有競價過程,直接零溢價成交,不復首輪集中供地時70多家房企搶地的熾熱局面。嘉興海寧則降生了近三年來第一宗涉宅流拍地塊。
雖然自然資源部在8月曾召開閉門會議,請求各城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宅地溢價率不得超15%,且不得進步起拍價,被視為中央政府讓利,但是置身嚴厲調控大環境中的房企,多數還是選擇了“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