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日常購房時往往只關注的是房屋的建筑面積以及使用面積的問題,很少有人會關注房子的容積率的問題,因為容積率這個詞對于大家來說算是比較陌生的名詞了。那么,房子的容積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文講問大家解答這一問題。
小編查閱資料得知:所謂“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對于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
容積率的計算公式可以總結為: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
另外,當建筑物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筑面積需要加倍計算。
簡單的說,就是每平方米土地上,蓋了多少面積的房子,地下部分在規劃中是不計算容積率的。所以說容積率越低,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容積率只是小區規劃的一個側面,好的環境和容積率沒有 關系。一般來說容積率小比容積率大好一些,至少說明戶數少、居住人數少、公共些。但是還是要綜合考慮建筑密度、綠地率等等因素的。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容積率1.4、建筑密度75%、綠地率5%,周邊沒有公共配套的小區和一個容積率1.8、 建筑密度20%、綠地率45%,周邊 配套齊全的小區,肯定是第二個要好些。所以,容積率是考量一個小區好壞的標尺,但并不是 的標尺,購房時還是要總和考慮才是。
綠地率也是如此。綠地率較高,容積率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較低,發展商可用于回收資金的面積就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這兩個比率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從人的居住需求角度,還是從純粹賺錢的角度來設計一個社區。一個相對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要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要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項目都能做得到,所以在購房時一定要多多留意。
以上就是針對房子容積率的問題小編為大家做的總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