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無論有沒有對象,都不打算結婚。但是即使如此,還是要買房,那么待婚族買房有哪些要求呢?
什么是待婚族?看看你屬于待婚族嗎?
指的是還未結婚,還在等待結婚的一部分群體。心理學上有待婚期的說法,指的是從性成熟開始到結婚之前的階段。
雖然到了結婚年齡時,選擇結婚者占絕大多數,但是不婚的現狀難免使大齡單身女子蒙受嫁不出之冤。
殊不知,當今部分女性面對婚姻城池遲遲不入,寧愿享受法理上單身的待婚狀態,她們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希望永遠跟相愛的人一直待婚下去。
繼丁克一族之后,待婚一族已成為適齡青年群體中人數越來越多的一支隊伍。而且這支隊伍的數量有不斷擴大、年齡不斷增長的趨勢,增幅之快是很多社會學家都始料不及的。
這一群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知識階層,有文化、有追求,獨立存在于這個社會的各個領域,大部分人都有過兩次以上歷經挫折的戀愛史。
嚴酷的現實使他們發現,生活與他們理想的愛情有著天地間的差距,彼此都不愿意為了愛情改變自己,或者不愿意放棄所謂的自由,更不愿意承擔婚姻應有的責任,所以待婚成為他們的選擇。
但是購房指南今天不是來給大家作心理調解的。無論是已婚族,還是待婚族,買房、理財都必不可少。但是作為待婚族,可能在購房需求和選房觀念上,會有一些自己的特點。
那么作為待婚族應該如何選房呢?
待婚族買房至少應該從以下幾點考慮,并同時在選房時兼顧房子的多個方面。
首先,你得分兩種情況去考慮這個問題。
第一種情況是繼續愛情長跑
待婚族還沒有結婚,哪怕是已經處了多年的對象,也有可能因為一件小事而分手。當然購房指南并不是希望大家分手,只是希望大家分情況考慮一下,未來到底是繼續愛情長跑,還是領個證兒過日子。
如果是前者,建議購房時明確購房人,出資人,所謂“親兄弟,明算賬”,把這些細碎的數字整理清楚了,相信兩人的感情會更瓷實。不結婚也勝似結婚。
第二種情況是以婚房為目的
當購房置業成了兩個人的事,這個時候一定要一起計劃一下未來短期或長期內可能會遇到的一些事。因為這些事情將直接影響你的購房決策和生活狀態。
購房前不妨做一下自我預測,了解自己在這段時間里,可能會有什么樣的事發生,以此決定自己該買什么樣的婚房,買多大的婚房。比如生孩子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帶孩子是不是要請保姆還是與老人同住的問題等。
其次,你得兼顧房子的價值。
我們說房價有的高有的低,不僅僅是因為地段,還有很多方面。選一套好房有時候可能比選一個好伴侶更難。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戶型
選大戶型還是小戶型?可能更多時候不是想怎么選就怎么選,而是由你的經濟水平決定的。待婚族作為新人,考慮子女住房未嘗不可,但切記不要給自己帶來太大的貸款壓力。
根據自身經濟以及實際需求,選擇面積適中的房型,才是明智之舉。新人首次購房還是應當根據自己目前的情況進行選購,不應求大求全,一步到位。一般而言,兩房的房型相對比較實用,且不容易造成空間浪費。
等過幾年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后,還可以置換新的房屋。不打算丁克的準婚族好選擇緊湊的兩房,為小寶寶留下足夠的空間。要提醒大家的是,寶寶的房間一定要大于9平方米,方便將來月嫂、父母就近照顧寶寶。
二是配套
小區周邊配套通常指的是、交通、醫院、超市、商場、銀行、餐飲娛樂休閑等設備設施的配套情況。這些配套的完善程度將直接影響業主未來的生活質量,也是衡量住宅性價比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于新人來說,小區周邊有商超,帶什么的自然好。即使做不到這樣,至少能將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解決掉,生活才不至于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小區周邊有商場是比較理想的,不僅可以解決生活用品的購買,而且可以降低不少生活成本。小區周邊是否有便利店、菜場、銀行和飯店等一些基礎的商業配套設施也很重要。
三是交通
交通方便,兼顧雙方上班時間成本,同時與男女雙方父母住房距離適宜。兩個人如果工作區域不同但都很穩定的話,建議偏重女方。再加上對于就近照顧父母的交通成本因素,三方交通便捷處應該是首選。
四是車位
假如年輕人有一定經濟實力,買完房子資金還有一定富余,同時工作進展又比較樂觀的話,就可以提前考慮購買車位的問題。對于這樣的購房者而言,擁有私家車并不是一件遙遠的事,而目前車位價格走高是一種趨勢,可以預先做一個準備。
后是
這里說的涉及兩個方面:
一是自身的再。當今社會進修必不可少,因此在新購房子周邊能夠有不錯的進修機構,不僅可以完成自身的提高,還可以省下不少往返的時間。
二是將來子女就學問題。理論上當然是希望離住所越近越好,小孩子上下學不僅安全而且省去了家長接送的時間,可以讓家長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現在,不少大型社區都引進了幼兒園和,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該盡量挑選資源較好的社區,否則將來“費”可是一筆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