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樓間距?樓間距影響到了我們生活中的那些細節?這些知識可能誰都能說上幾句,但不一定能講明白,今天購房指南就好好說一下。
什么是樓間距?
沒錯,樓間距指兩相鄰樓的外墻面距離,通常情況下泛指同一個小區兩棟相鄰的樓與樓之間的距離??梢詷桥c樓之間的距離,也有前后距離和左右距離之分,兩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樓間距分為兩類:前后間距和左右間距。前后間距主要滿足日照、通風、視覺衛生、景觀等方面的要求,左右間距主要滿足消防、交通、防噪等方面的要求。
樓間距會影響到居住后的哪些細節?
這個問題大家住家里都會有比較明顯的體會,樓間距的大小對家居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采光、通風、隱私、防噪等多個方面,而其中采光效用尤為突出。
一是采光
我們都知道南向的房子采光好,但是如果樓間距過近,即使是南向的房子也可能出現采光不足的現象。
二是通風
如果樓間距過小的話,前樓往往會對后樓的正常通風造成遮擋,使后樓業主的通風需要受到影響。
三是隱私
樓間距不足的情況下,隱私可能會無法保障,別說炒菜時能聞到味著,有時還會和樓住戶對視,可想而之有多么的尷尬。
四是噪音
剛說了樓間距太近,不小心看下窗戶可能會來一個對視,即使不看窗戶,樓的電視聲、門鈴聲、麻將聲,甚至是吵架聲你又能接受么?
那么樓間距大的小區,有什么好處?
闊綽的樓間距使整個樓盤的品質在私密性、空間感、陽光感、通透感和舒適感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樓間距寬大的優點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能夠享受更完整的景觀,還能減少相鄰兩家的橫向干擾,使居住更為寧靜;
第二,對視問題迎刃而解,別人的家不再成為您家的風景,在一定程度上還您私密的居住環境;
第三,保證了日照時間,有利于樓宇間的自然通風,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
當然,一般開發商為了節省土地資源,充分利用空間,在樓間距上也是摳了又摳,沒那么容易給你那么大的樓間距。
樓間距到底多少才合適?
按建設部制定的標準,房子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于2.4米,各樓棟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樓房高度乘以0.7的系數,如果小于這個距離,就會影響室內的采光、通風等。
按照國家有關住房樓間距的規定,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于1小時(房子底層窗戶)為標準。樓間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其中a是指各地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一般情況下,我們也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
樓高:樓間距=1:1.2
把公式翻轉一下,樓間距就是樓高的1.2倍。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不同區域的冬至日照時間和日照角度都不一樣。比如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樣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間距也會隨之改變。
另外,如果房子本身不是作居住之用的,樓間距也沒有必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對于非居住樓,根據樓房本身是多層還是高層,樓間距也有不同。
關于居住建筑與非居住建筑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要求:
被遮擋建筑為居住建筑,按居住房屋間距規定控制;
被遮擋建筑為非居住建筑,按非居住建筑間距規定控制,同時考慮視覺衛生的因素影響;
多層建筑山墻間距不宜小于8米,高層建筑山墻間距不宜小于13米,多層與高層山墻間距不宜小于9米。
非居住樓間距,除經批準的詳細規劃另有規定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多層平行布置時,其間距不小于較高建筑高度的1.0倍,并不小于6米;垂直布置時,其間距不小于9米,山墻間距不宜小于6米;
高層平行布置時,其建筑間距不小于較高建筑高度的0.4倍,并不小于20米;垂直布置時,其建筑間距不小于18米。山墻間距不宜小于13米;
多、高層平行布置時,其間距不小于18米,垂直布置時,其間距不小于13米。山墻間距不宜小于9米。
以上就是關于非居住建筑間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