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都十分看重房屋的戶型圖,朝向、面積、采光等室內因素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但室外的公共空間卻被忽略。好的房子不僅僅戶型本身“無可挑剔”,屋外的細節也“井井有條”。要想知道這些內容,購房者可以通過小區的總體規劃圖甚至所在地段的整體規劃圖來尋找。那么容易被忽略的信息究竟有哪些?
容易忽略的細節一、樓間距
在國家建筑規范的相關文件中,對樓間距有明確的規定。在房屋間距上,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于1小時(房子底層窗戶)為標準。建筑間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按照標準計算,不同城市的樓間距或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符合1:1.2的標準。但需要購房者注意的是,市面上大多說的樓盤都符合國家規定,但有時候由于開發商在材料、戶型設計時考慮欠周,會導致樓間距看起來并不是那么“美”。
容易忽略的細節二、周邊因素
周邊因素不僅僅意味著小區是否有購物,是否交通便利,還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其他因素。小區外部環境看重的是水、聲、光、熱四大要素,工廠、大型飯店、變電站、垃圾處理場、集貿市場、娛樂場所、運輸公司等往往是污水、廢氣、噪聲的污染源。具體來說,住宅建設應避開嚴重的交通噪聲的干擾,有效防止塵土及工業有害排放物的污染和侵害。
容易忽略的細節三、地下車庫
地下車庫問題可以從三方面來考慮。首先安保角度,有些小區的地下車庫未設門禁系統,從地下車庫乘電梯或樓梯可直達樓內各層,導致在一層外大門設置的門禁形同虛設。其次,防洪防澇,由于排水系統的設計不夠完善,在夏季多雨的城市,地下車庫變成“水庫”的現象屢見不鮮。第三,出口朝向,目前戶型設計中,臥室多朝南,如果地下車庫的出入口也開在南向的話,到晚上一定程度會影響人們的休息。
容易忽略的細節四、臨時車位
車位緊張已經成為眾多一、二線城市的普遍問題。如果選購新房,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應該根據平面圖,仔細了解車位比情況。如果選擇二手房,一些稍老的小區停車位大多不能滿足需要。另外,還有一些小區的車位雖然較為充足,但多數為“只售不租”。因此臨時車位如果不夠充足,一定會成為業主爭搶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