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買房的時候,都糾結:買什么區域好?買多大的?戶型怎么選擇?樓層選擇有什么說法?本文總結整理了一位房產行業從業10年的經驗人士給大家的建議,買房就參考這四大標準。
標準一:物業
真正買了房子,不是你裝修多豪華,救助的多舒服,而是物業,物業的好壞,能帶給你更多的生活上,心靈上的一些快樂和感受,真的重要,為什么要把它放在第一位?
因為它與生活息息相關;
衛生搞得好不好,到處是垃圾可怎么辦,即使不是到處垃圾,院子里有一堆垃圾也會影響人的心情。
安全問題,經常有陌生人出入,你的安全感又在哪里,孩子到院子里玩一會,你都擔心是好房子嗎?
物業是不是友好,物業的理念是不是人性化等等;物業決定著,我們選擇哪個小區;現房是能感受物業的。
標準二:通透、安靜
有的朋友問,看好一套房子,什么都好,就是在馬路邊,有點吵,該不該買呢?
臨街的房子,吵起來真是受不了。每天安靜不了幾個小時,天不亮就有各種車水馬龍的聲音,一直持續到深夜。
所以,路邊的房子建議不要買。一定要選安靜的房子,人才住的安心舒心。
通透就更不用說了,透風可以使家里的空氣優良。不易潮濕,沒有異味,夏天南北通透也是涼風習習呀。
標準三:不大不小正正好
房屋面積太大了,比如一家三四口人,買個200㎡的房子,襯托不起來,反而顯得空蕩蕩的,也不太好。
但是如果太小了也別扭,比如70-80㎡,所以,對于三四口之家來講,90-110㎡是佳選擇,還可以有個書房,供孩子們學習或者閱讀。
標準四:鄰居
周圍住的鄰居的文化層次、素質怎么樣?也會直接影響到居住在該小區的心情和體驗。
跟和藹可親的人做鄰居,生活也會變得美好舒適起來,不是嗎?
購房指南建議:
一是住進去直觀的感受,是你每天都要感受的,那就是物業帶來的服務;
二是物業決定著我們選擇哪個小區;鄰居決定我們選擇哪一棟樓;
三是買房千萬別急,更不能草率,買套房一住就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要謹慎一點,慢慢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