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樓層選擇是個大事兒,它不光關系到居住的舒適性,還可能影響居住者的壽命。是否選擇高層一直困擾著購房者,瑞士博尼爾大學有人專門對樓層與壽命這兩個因素進行了研究,得出“住的較高的人不僅健康狀況好,而且壽命更長”的結論。高層與壽命之間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請看下文。
調查:樓層與壽命的聯系
瑞士伯爾尼大學的雷多斯洛、潘克扎克等人對瑞士150萬人的調查發現,住在8樓以上的人提早死亡的幾率要比住在低層的人低22%,其中,死于肺部疾病的幾率低40%,死于嚴重心臟病的幾率低35%。居住在較低層住宅的人死亡原因,大多與肺部和心臟疾病相關。此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于《歐洲流行病學雜志》。
樓層越高壽命越長的原因
1、和住在低層的人相比,住在高層住宅的人更可能徒步上下樓梯,鍛煉身體的機會多一些,由此遠離了心臟疾病;
2、居住在低層住宅的人可能受到空氣污染和交通噪音的影響更多,而且房屋視野狹窄、潮濕,對健康和壽命不利;
3、設計與品質更高,高層住宅要滿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其設計品質需要有更高的水準;
4、高層住宅還有很多優點:視野好、景色佳,空氣新鮮、流動性更強,令居住者心曠神怡;
5、高層住宅采光好,室內光線充足,如果是7層以上的樓層,其日照時間相對更長。
6、夏天蚊子少,這個真的很重要。
7、安靜、舒適、灰塵少。
低層“接地氣”的優點只是心理需要
中國有一個傳統的觀念,住高層住宅不太容易“接地氣”,身體會產生不適。其實,“接地氣”這個說法更多的是影響居住者的心理感受。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的圣路易斯市曾建造了一個有33棟樓房、每棟樓有11的住宅區,小區因被譽為“ 的現代建筑”而獲得國際大獎。但是,入住這個小區的民眾表示,自己會常常做噩夢、失眠、煩躁不安。
英國軍醫法寧公布的《關于高層住宅對居民的身體健康, 尤其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的調查報告》顯示,高層住宅中的人患精神、神經系統、感覺器官疾病的人居多,是低層獨宅居民的兩倍以上。人們描述的情況相當一致,主 要是高層環境離地面太遠,內心感到不踏實并產生身體不適。
后告訴你:住幾樓好呢?
A、1-3樓的PM2.5 濃度和PM10 濃度高。
B、住在8樓以上的人提早死亡的幾率要比住在低層的人低22%。
C、長期居住在30層樓以上的人,易患咽炎、感冒、眼結膜炎、心臟功能不全。
D、頂層樓莫選,居住不舒適,安全度低。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