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購房指南花了很大的力氣給大家講戶型的選擇和鑒別。那么戶型定好之后,接下來就是選樓層了。雖然只是定一個數字,但是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有的人說高點好,采光充足,蚊子蒼蠅少了N只;有的人恐高,喜歡低一點的;也有人擔心安全隱患,考慮逃生問題的。那么到底該怎么選樓層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選樓層都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因素一:光線
沒有了陽光就沒有了生機,陽光乃萬物之源。
因素二:通風
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為了住得舒適,房間一定要通風順暢才行。
因素三:家庭成員
小兩口可能適合住得高一點,萬一又添了個娃娃呢?娃娃沒時間照顧,還要把老人接過來呢?
因素四:傳統觀念
傳統觀念里戶型、樓層都有區分,這個購房指南不敢亂說,建議咨詢有經驗的。
接下來你得知道不同樓層有不同的叫法?
根據規定:
低層指的是總樓層1-3層的房屋,如平房、別墅等。
低層房屋一般建筑結構簡單,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給人以親切安寧、有天有地的感覺,它的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優于高層。
多層指的是總樓層4-6層的房屋。
多層房屋一般規格(房型)整齊,通風采光狀況好,空間緊湊而不閉塞。與高層相比,多層房屋公用面積少,得房率相應提高,這是很多人喜歡多層房屋的主要原因。
中高層指的是總樓層7-9層的房屋。
現在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低層和多層都比較少見了,多數樓房都在8層至12、13層之間,但是我們一般不稱為中高層,而是稱為“小高層”。若是板式結構的建筑,稱之為板式小高層。
小高層有多層親切安寧、房型好的特點,又有普通高層結構強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觀系數高,污染程度低等優點,很受購房人歡迎。
同時,小高層對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成本相對下降,很受房地產開發商的青睞。
高層指的是總樓層10層以上的房屋。
高層是大城市建筑主流,主要是節省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使用率,高層建筑一般建筑密度較低,但是容積率較高。
另外還有一類就是躍層和復式。
躍層住宅是一套住宅占兩個樓層,有內部樓梯聯系上下層;
一般在首層安排起居、廚房、餐廳、衛生間,好有一間臥室,二層安排臥室、書房、衛生間等。
復式住宅在概念上是一層,但層高較普通的住宅高,可在局部掏出夾層,安排臥室或書房等內容,用樓梯聯系上下。
那么不同層數的房子,應該怎么選樓層呢?
前面我們也說了,不同的房屋在樓層選擇上是不一樣的,比如對于多層來說,佳樓層無疑是3、4層。再高一些的小高層或者高層來說,在總層數的1/3以上、2/3以下為較好樓層,算一下給大家做個參考吧:
12層的住宅幾層好:4-8層。
15層的住宅幾層好:5-10層。
18層的住宅幾層好:6-12層。
22層的住宅幾層好:7-16層。
24層的住宅幾層好:8-20層。
25層的住宅幾層好:8-20層。
26層的住宅幾層好:8-20層。
33層的住宅幾層好:10-22層。
34層的住宅幾層好:11-23層。
后再分析一下不同樓層的利弊,方便大家作出更精準的選擇。
1-3層
如果遇到電梯故障、停電之類的,低樓層出行也較方便。但是低樓層臨街,噪聲、尾氣污染等比較大,加上南方氣候濕潤,低樓層難免潮一點。
4-7層
從空氣、安全性來看都是不錯的,還不至于讓人達到恐高的程度。不過如果沒電梯,老人上下樓是個難題。
7-16層
是明亮的樓層,高的樹也達不到這個高度,不易被遮擋光線。不過如果在這幾層上下有排放廢棄物的管道,那么這幾層所受的影響是大的。并且有心血管病、眩暈癥的人,7層以上好不要考慮。
16層以上
視野好,空氣清新。北方的話,16層以上暖和,因為住宅樓暖氣是往上升的。但是樓層高了之后,一旦發生火災時不易逃生,并且火災散發的有毒氣體都是由下向上擴散的,比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