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面積問題復雜,房子過大,會顯得浪費且空,過小又顯得擁擠不合適。因此,小編從有關概念和幾點需要注意的問題兩方面為您作一些介紹。
住宅面積的幾個基本概念:
1、房屋建筑面積是指房屋各層面積的總和。
2、套(單元)內建筑面積=套(單元)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其中,住宅使用面積是指住宅分戶門內除掉墻、柱等結構部位所占面積之外的全部可供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包括臥室、廳、廚衛、壁櫥、陽臺和室內走道、室內樓梯等等;新建住宅各套(單元)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墻體,有共用墻和非共用墻兩種。
各套(單元)之間的分割墻,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割墻及外墻均為共用墻,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墻體面積。非共用墻以全部面積計。內墻裝修厚度均計入套內墻體面積;凹陽臺及封閉式陽臺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未封閉的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
3、整棟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整棟建筑物的面積-各套(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庫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將整棟樓的公用建筑面積除以整棟的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即是該樓的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用您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該系數,即是您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4、銷售面積即是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單元)內建筑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這是和購房者利益息息相關的概念。
5、房屋的使用面積與銷售面積之比為建筑的平面系數。
有關住宅面積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高層住宅為何平面系數相對較低?
這主要是因為與多層住宅相比,高層住宅的公用建筑面積較大,如設備層、電梯井、水箱間以及出于消防考慮要求較大的樓梯回旋空間等等。一般來說,高層住宅的平面系數多在70%左右,而多層住宅則在80%左右。
2.擅自租售公用空間是否構成欺詐購房者?
現在有些發展商或物業管理公司將已由購房者分攤的公用空間(如地下室、人防工程、車庫等)擅自租售,又不返還購房者以前分攤的款項,實際上是一種欺詐行為。
3.綜合樓與純住宅樓哪個更合算?
相對而言,由于綜合樓要準備商用、宅用兩套公用空間,雖然各自分攤,但不可能不對住戶產生影響。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二層是商場,住宅電梯第一站停在三層,但電梯井的分攤卻得從一層算起,因為住宅入口畢竟在一層。這樣一來,住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無形中就增加了。
4.發展商為什么熱衷于封陽臺?
細心的購房者會發現現在的樓房大多預先把陽臺封上,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封閉式陽臺以全面積計入銷售面積。發展商為了在有限的占地面積上多出建筑面積,自然樂意把陽臺封上。
5.躍層和復式住宅如何計算面積?
一般躍層住宅自然以兩層面積計,但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房間時,其一半的面積凈高不低于2.1米,其余部分小凈高不低于1.5米, 否則不得計入使用面積。至于現在比較流行的復式住宅的挑空部分不計入面積,但同時這種住宅的單價本身就比普通住宅高。
綜上所述,住宅面積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而且購房者自己幾乎不可能檢測面積的精確大小,因為購房者很難了解整棟樓的公用建筑面積。即便知道自己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由于發展商提供的設計平面圖中的房間面積是由墻的距起算至彼墻的距,而購房者只能計算墻基之間的凈面積,這樣必然會有出入。
所以,若要測量住宅面積,一定要請專業機構進行測量,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