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買房的時候都會碰到這樣一件事情,當初買房時候規定的面積怎么收房的時候就縮水了呢?原來這是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跟購房者搞的鬼。那么公攤面積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它又是怎么計算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 +陽臺面積
購房者如積認證有異議,應首先向開發企業或銷售單位落實是否經過房產測繪部門的面積認證,如已通過認證,可到測繪大隊查閱相關資料內容,否則應督促開發及銷售部門到測繪大隊辦理房屋面積認證工作。
哪些面積不計入公用面積?
即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高層低于2.2米的夾層、技術層、地下室、架空層;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做頂蓋建造的 房屋;與房屋室內不相通的房屋伸縮縫;活動房屋、臨時房屋、簡易房屋、房屋天面上屬 性建筑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
在2.2米以上的部位,按 其外圍水平投影計算面積;小于2.2米的部位,不計算建筑面積;屋頂為斜面結構房屋,在2.2米以上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計算面積;小于 2.2米的部位,不計算建筑面積。
挑樓、全封閉的陽臺面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未封閉的陽臺、挑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露臺不計算建筑面積。
看完了小編整理的這些,是不是已經對公攤面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想要買房的時候避開開發商設置的一些陷阱,要了解相應的知識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