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起公攤面積,但是購房者首次置業往往對公攤面積這個概念不是很清楚,公攤面積怎么算也不知道。結果就是公攤面積過大,花了大把的銀子卻住很小面積,維權都找不到門路。那么什么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怎么算?
公攤面積怎么算?當心花了冤枉錢
1、什么是公攤面積
公攤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無論是多層、高層還是商品房都有公攤。公攤面積越大,得房率就越低,反之,則越高。
一般高層的得房率都在80%左右,也就是說有20%的公攤面積。假設你買了一套100平米高層住宅,拿房時實得面積只有80平米左右,原本看似面積夠大的房子,瞬間就擠了。100萬的房子,20萬是在給公攤面積買單。
2、根據規定,以下共有建筑面積應單獨設置戶室不進行分攤,但應分攤僅為本幢服務的相應共有建筑面積。
A、為多幢服務的管理用房、警衛室;
B、獨立使用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車棚、車庫等;
C、為公共事業服務的配套用房;
D、避難層(室)及結構轉換層可獨立使用的部分。
下列共有建筑面積應單獨設置戶室不進行分攤,也不分攤其他共有建筑面積。
A、為多幢服務的配電間、水泵房等設備用房;
B、消防避難層(室)及結構轉換層;
C、幢與幢之間相連的通廊。
3、公攤建筑面積如何計算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4、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A.戶型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點式樓和板式樓是不一。
B.套內面積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C.公共設施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公共設施、走廊越多、面積越大公攤就越大。
D.建筑規模樓度越高公攤越大。因為樓層越高,則電梯、消防等公共設施越多,所以公攤面積越大。
注:公攤面積并非越小越好
因為公攤面積過高雖然會影響住宅面積,甚至會花更多的錢購房,但是公攤面積過低,也意味著配套公共設施的規模縮減,因此也將影響居住品質。
5、如何避免公攤面積潛規則
新啟用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有附件標明了“公共部位與公用房屋分攤建筑面積構成說明”,但只列明了應分攤的部位及其構成,具體數據仍不確定,所以仍然存在著開發商讓業主多攤的可能性。以下三招,提供給購房者參考。
第一招:索取公攤數據;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讓開發商出示有關計算公攤面積的數據,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筑面積等基本數據,也可以要求開發商列明公攤公用建筑面積的具體項目以及各項目的面積,這樣業主可以通過數據求出公攤面積,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第二招:查閱有關資料;
業主們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終設計圖紙或者終設計方案、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第三招: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
《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三條和附錄二中有關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攤建筑面積的條款,購房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的數字,并在附件二“有關公共部分與公用房屋公攤建筑面積構成說明”中,詳細約 定公攤的具體部位、面積大小。是有關共有建筑分攤部位變更的情況,約定得越詳細,對購房者就越有利。一旦發生糾紛,購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約定來保障自己 的利益。萬一真的發生了糾紛,唯一的選擇就是訴之法律,避免浪費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
買房時不僅要去現場親自查看,像一些基本的房產知識還是要清楚的。知道公攤面積怎么算,這樣就不會被開發商忽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