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房子的購買人在懷疑他自己所購買的商品房面積有水分時,自己測算的結果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房屋的面積比實際的面積小很多怎么辦?房屋的實際面積到底是多少呢?產權面積又是多少?小建筑面積如何算會直接關系著商品房的總房款,使用面積會直接關系著購房人室內的空間是否足夠大,所以了解一定的建筑面積與使用面積的計算方法,對購房者來說是重要的。
房屋的使用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的房屋利用面積,即,又稱地毯面積;而套內面積一般是指套內建筑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分攤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計算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內表面尺寸計算,墻體有復合保溫、隔熱層,按復合層內皮尺寸計算;
2.煙囪、通鳳道、各種管道豎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3.非公用樓梯(包括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4.住宅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陽臺、壁柜等
5.套內使用面積系數:房屋按套(單元)計算面積時,使用面積系數為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加按規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比率(%)。
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計算公式: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房屋的建筑面積包括套內建筑面積和公共分攤面積兩部分,其中套內建筑面積又分為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和套內陽臺面積三個部分。
房屋的合同面積是按照規劃設計面積去簽署的,房產證面積是按照竣工實測去辦的。
房地產權證書的房屋面積是按建筑面積計算的,要包括公攤面積(陽臺、樓梯間、走道、管道間),陽臺一般是按一半的面積來計算的。樓梯間的公共面積都要公攤的,目前有一個可以用來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樓公攤系數。住宅樓公攤系數計算方法為:需要公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總和除以參加公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然后用各單元參加公攤的建筑面積乘以分攤系數,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攤面積。其中,需要公攤的面積要由產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
以上就是房屋使用面積和產權面積的區別。一個房子的面積是按照產權證上的面積計算的,套內面積是根據產權面積*公攤=套內面積,房屋贈送的面積是算在使用面積里的,并不計入在產權證上。消費者在購房時,如果對此不了解,或者對購買的房子計算出的結果表示懷疑,可以咨詢專業人員或請專門測量機構,重新測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