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積是指套內建筑面積和公攤面積的總和。套內建筑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和套內分攤面積的總和。二者的關系是建筑面積包含套內建筑面積,并且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一、什么是建筑面積
建筑面積指的是建筑物外墻(柱)勒腳以上各層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包括陽臺、地下室、室外樓梯等。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簡單來說,建筑面積是你買房時銷售說的面積,后呈現在房本上的面積。
公攤面積指商品房銷售中應分攤計入銷售面積中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筑空間的面積,包括樓梯間、電梯井、共用走廊等。
二、公攤面積是怎么計算的?
開發商會根據整棟樓的公攤面積,計算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整棟樓的公攤面積/整棟樓的建筑面積。
每戶的公攤面積=本戶的建筑面積×公攤系數,而套內建筑面積≈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舉個例子:公攤系數為23%,建筑面積120㎡的公攤面積為120㎡×23%=27.6㎡,建筑面積100㎡的公攤面積為100㎡×23%=23㎡。
通常戶型圖中,會標注出建筑面積是多少。
三、什么是套內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指商品房套內各部分建筑面積的總和。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分攤面積,其中,套內分攤面積包括套內分攤的墻體面積和陽臺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能自己使用的面積,通俗來講是地毯面積,即能鋪地毯的面積就是你能切實使用的面積。
分攤的墻體面積是指你與鄰居共用的那面墻,墻體所占的面積需要你跟鄰居平攤。如下圖,中間的墻壁為AB兩戶共用的墻壁,墻體寬0.4m,長為15m,墻體總占地面積為6㎡,則AB兩戶分別承擔3㎡的墻體面積。
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陽臺根據與主體結構位置區分,計算不同的面積,主體結構外的陽臺,只計算1/2的建筑面積。
四、建筑面積和套內建筑面積有什么關系?
建筑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是包含關系,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除去套內分攤面積的部分)。
五、各種面積與購房者的關系?
建筑面積和套內建筑面積,都關系到你要交多少錢。
1、建筑面積
購房者買房入住時,物業費、取暖費的收取,是按照建筑面積的平米數收取的。例如100㎡的房子,物業費為2元/㎡/月,收取一年的物業費為2400元。
2、套內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是衡量所購房屋價值的指標,且套內建筑面積越大,房屋面積的使用率越高。
總價200萬的房子,同樣是建筑面積100㎡,套內建筑面積85㎡和套內建筑面積80㎡的房子單價相比,85㎡的房子單價更,單價為2.35萬/㎡,80㎡的房子單價為2.5萬/㎡。
分清建筑面積和套內建筑面積,可以有效衡量新房的實際使用面積,面積的使用率越高,對購房者來說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