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用房分為一類經濟適用房和二類經濟適用房兩種,按照規定:一類經濟適用房滿五年才能出售,二類經濟適用房拿到房產證即可出售。所以說,不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也許能上市交易。究竟什么是一類經濟適用房?什么是二類經濟適用房?兩者有什么區別?兩種經濟適用房交易時,稅費繳納比例有哪些差別?
一、什么是一類經濟適用房?
一類經濟適用住房是我們常說的經濟適用房,是指已經列入國家計劃,由城市政府組織房地產開發企業或者集資建房單位建造,以微利價向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特點。經濟性,是指住房的價格相對同期市場價格來說是適中的,適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負擔能力。適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標準上不能削減和降低,要達到一定的使用效果。
PS:一類經濟適用房買賣條件
一類經濟適用房滿5年后才可以上市出售,且上市前,先由政府決定是否優先回購,政府決定不回購方可出售。買二手房遇到一類經濟適用房一定要看清楚房屋是否滿五年,要求賣家提供契稅票或房產證,看時間是否滿五年。
二、什么是二類經濟適用房?
二類經濟適用房,一般是指回遷性質或康居、安居性質的房屋,在房產證上房屋性質處會標示“按照經濟適用住房管理”。
PS:二類經濟適用房買賣條件
這類房屋上市交易不受是否滿五年限制,拿到房產證就可以上市交易。
三、交的稅有什么不一樣?
一類和二類經濟適用房都需要繳納契稅、稅、個稅,且計算方式相同,都是根據是否首套購房、房屋面積、網簽價以及是否滿五唯一等因素確定。唯一不同之處是一類經濟適用房需要繳納綜合地價款,二類經濟適用房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一類經濟適用房稅費繳納要求
二類經濟適用房稅費繳納要求
PS:買二手房繳稅的時候,計稅依據(也就是常說的稅基)通常有兩個,一個是稅務機關的核定價,實行一房一價,數額需要在繳稅時才能確認;一個是網簽價,即買賣雙方在網簽時定的價錢。二手房繳稅時,核定價和網簽價,哪個高取哪個為稅基。
一類經濟適用房和二類經濟適用房大的區別就是上市交易的條件,買二手房的時候需要注意,否則買到還不能上市交易的一類經濟適用房,就沒辦法辦理過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