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樓盤在賣房的時候,會鼓勵購房者先交一筆認籌金進行認籌,如果購房者認籌后選到房但不要的話會怎樣?
認籌后選到房不要可以申請退認籌金,一般在沒有簽訂任何條款協議的時候,認籌行為不具備法律效應,購房者在認籌過程當中所交的認籌金或誠意金是可以退還的。
認籌買房一般是開發商在正式銷售樓盤前,通過一些優惠折扣讓購房者繳納認籌金的行為。一般情況下,開發商會以購房優惠形式吸引購房者交一定金額的認籌金或誠意金。繳納認籌金的用戶,可以享受優先選房及其他開發商允諾的優惠。在樓盤正式開盤前,開發商會通知參加認籌的購房者到場,等到項目正式開盤時,具有優先選房的權利。有些開發商在認籌階段,可直接。將購房者心儀的房源鎖定,等到開盤時,購房者可直接進行買房流程,與開發商簽訂合同。
大部分開發商在開盤前都會組織認籌活動,對開發商來說,搞認籌活動有以下幾種好處:
1、篩選優質客戶,優質客戶不僅體現在支付能力上,也體現在支付意愿上。
2、預測開盤效果,通過認籌獲得的客戶一般都是優質客戶,認籌數量決定開盤數量。比如通過幾個月的蓄客,獲得2000個認籌客戶,最后開發商可能只放出500套房源。
3、認籌能獲得一筆流動資金,每人幾萬塊錢的認籌金,對于開發商來說是一筆無息貸款。
大開發商可能不在乎,小開發商可是比較在乎的,能起到周轉作用。
1、認籌行為存在不確定性:
大部分的認購樓盤都不具有商品房預售的許可證,購房者繳納的這些認籌金,政府部門無法監管,一旦樓盤建設出現問題,開發商卷款潛逃,購房者很難追回認籌金。所以購房者需要提前對開發商有所了解,確定其信譽情況再進行認籌。
2、開發商存在不可控性:
認籌期間,很多開發商并不會告訴你具體的房價,只會告訴一個大致的價格區間,如果認籌的人多,他們可能拉高房價,再打小折扣。這樣,認籌款等于白交了,購房者根本沒有真正享受到相應的折扣優惠雖然購房者在繳納了認籌金后,可以獲得優先購買權,但認籌也有風險,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