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房是一種全新的置業模式,符合時下購房者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但落實時,購房者卻往往不能稱心如意,開發商承諾的精裝房裝修標準,到交付時卻并不合格,甚至還存在質量問題。
對于精裝房來說,裝修的標準和交付后的效果,并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化的界定,往往見仁見智,有人喜歡絢麗的裝修,但是有人卻崇尚簡樸,希望大房敞亮。如何滿足大多數人的喜好,也是一大難題。
精裝房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在于裝修,而裝修又是屬于事前行為,購房者并不能有效參與和監督,那么怎樣避免裝修過程“暗箱操作”呢?
購房合同應注明裝修細則
建議,以詳細條款將裝修所涉及的難題,如:材料品牌、材料質量、環保、維修等問題,寫進合同。這樣不僅減少了交房時問題的發生,更確保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首先,在合同中應明確工程適用的施工規范,可參照建設部頒布的《住宅裝飾裝修施工規范》;
其次,合同中應明確工程驗收標準,地區裝飾裝修質量檢驗規定的,好以規定為標準;通常情況下,精裝修房的質量驗收標準可參照《高級裝飾工程驗收標準》來進行約定。
第三,合同中應明確裝飾工程的監理公司,要求開發商后出具合法監理公司的報告。
第四,應約定違約責任。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對違反裝飾、裝修標準約定的情況處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出賣人賠償雙倍的裝飾、設備差價”;一種是雙方自行約定。如果選擇第一種,務必明確價格標準;如果選擇雙方約定,除對裝飾裝修及設備價值的約定要詳盡外,一定要明確具體的違約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精裝修房一般都有樣板間,但樣板間往往與購房者收到的房屋之間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好問清楚實際房屋與樣板間之間的差異,必要時要求房開公司將相關承諾寫入合同附件。如果遇到項目變更,合同中則要有裝修項目變更的約定,說明裝修改動應簽署工程變更單,以明確改動的項目和時間。
裝修材料環保與否
購房者眼睛所能看到的隱患可以事先避免,但是對于交付后出現的空氣質量問題,卻是他們不能預計的,遇到這類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根據目前國家頒布的《十種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以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這些是強制執行的行業法規,消費者在購房合同中應標明:首先,開發商購買的材料必須符合上述標準的要求;其次,工程竣工后開發商應根據國家標準請機構進行室內環境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如果開發商不能提供工程使用材料的有害物質檢測報告,或者后提供的室內空氣檢測報告超過國家標準,都屬于違約行為。
另外,住宅裝修的保修也應該在合同里注明。由于一些工程項目在短期內不會暴露出問題,因此在竣工驗收時也就不能立即查出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而必須通過使用才能發現,這就涉及了保修的問題。目前國家規定住宅的裝修保修期為兩年,因此在合同中不僅要標明保修期限,還應寫明如墻體、地面等具體約定。
精裝修房應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房,對其“可以交付使用”的理解應該是,消費者在開發商交房后,可以直接入住。如果因為存在裝修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在約定的交房期后仍無法直接入住,就應該視為延期交房,消費者可以根據購房合同的有關條款,維護自己的權益,并取得相應的經濟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