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樓市,風起云涌,甚至有點像股市一般讓人捉摸不透。原本該熱鬧的“金九銀十”已經過去一大半,盡管在這期間開發商們馬不停蹄地舉辦各種活動,提供各種優惠讓利,但隨著“銀十”即將進入中旬,樓市成交量卻依舊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或許我們可以將“銀十”開局的失利歸咎到受國慶周假日出游影響,但周過后,成交量也未見好轉。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或許是今年樓市大的一個特征。在并不被業界看好的七八月,樓市反而出現一次又一次的銷售高潮,而在作為傳統銷售旺季的九十月份,樓市表現未免太過慘淡。
業內人士表示,10月下旬的房博會或將是開發商們爭奪市場的重要節點也是后機會,畢竟現在庫存壓力較大,開發商們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時機,預計新一輪的營銷戰會在房博會期間上演,而購房者會不會買賬?靜待市場給出答案。不過對于真正有自住需求的一類買房者來說,從現在開始也可以多關注相關樓市動態,提早做好購房準備,買房準備越充分,選到合適樓盤的幾率也就越高。
第一、多關注熱銷樓盤
一個樓盤是否受購房者歡迎是衡量樓盤質量、性價比的一個重要因素,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大部分購房者都選擇這個樓盤,那么說明該樓盤的品質問題還是比較有保證的,購房者可以多關注樓市中一直處于熱銷排行榜前列的樓盤。
第二、交通便利是前提
很多人都深諳買房先選地段的道理,選擇一個交通合適的地方,即使工作變換,出行也依舊方便。購房者可以把握5公里生活圈的原則,這也是衡量購房效益和購房質量的一個有效參數,支出的成本越小,表明所購房屋的性價比越高。這樣一來,買房后額外付出的錢也會越來越少。
第三、品牌開發商是首選
就開發商方面來看,品牌開發商是首選,因為品牌開發商在不論是在質量還是信譽口碑方面都有更為過硬的保證,購房者不必擔心開發商因為資金短缺或者斷裂而出現延期交房甚至爛尾的情況,而且品牌開發商也會給購房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
第四、實地考察項目
在實地考察也就是看房過程中,購房者要做到眼觀四路、耳聽八方,觀察樓盤的周邊環境、配套情況、戶型格局等情況,仔細聽置業顧問的介紹,聽已經入住的業主對于樓盤的各種看法,這樣可以幫助購房者做出正確的買房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