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置業顧問都會給你“建議”,但是他們是經過專門的培訓,所以言語中會針對自身樓盤的揚長避短,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自信,千萬不要讓他發現你是個“菜鳥”,否則你將可能處于被坑或被忽悠的被動局面。那么在買房的時候,菜鳥和高手都有哪些基本的差別呢?
菜鳥:房子有多大?
高手:房子公攤多少?
建筑面積包含公攤面積,而套內建筑面積不包含,一般而言,公攤面積越小,得房率越高。
菜鳥:房子均價多少?
高手:不同朝向、不同樓層房子的差價是多少?
置業顧問不會主動告訴你房子的差價,需要自己“層層深入”細細打聽。
菜鳥:房子的使用年限多久?
高手:拿地時間是什么時候?
大家都知道土地使用年限住宅一般為70年,一般為40年,但是高手們要問的更深一點,例如“土地是否被囤積?囤積了多少年?”了解實際擁有的土地使用年限。
菜鳥:口頭問配套規劃
高手:私下考察環境
置業顧問經常會把一些遠期的規劃也說得天花亂醉,例如:以后這里有商圈、公園、公交站……但是這里面有多少水份,只有親自多方面的了解才能知道是否屬實。
菜鳥:物業費多少?
高手:是哪家物業公司?
了解樓盤的物業公司十分重要,是自己的物業還是外聘?因為例如萬科、保利、碧桂園都有自己的物業公司,而且服務質量較好。有些開發商交房后,外聘的物業公司也找不到開發商,后期會有很多麻煩。
菜鳥:看戶型圖
高手:看總平面圖
戶型圖是購房時不可忽視的部分,但除了戶型之外,房子所處于的位置更加重要。因為相同的戶型,周邊樓間距、樓道空間等方面很大程度決定日后的居住體驗,因此可以看看樓棟分布圖和樓層總平面設計圖。
菜鳥:看樣板間
高手:看毛坯房
了解了基本情況,置業顧問都會帶你去看樣板間,但是華麗麗的樣板間里面貓膩不少,畢竟那都是經過開發商精心裝修的。直接看毛坯房,而且是不同時段去看,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房子到底好不好。
菜鳥:看沙盤模型
高手:看規劃圖
沙盤模型的綠化多、樓間距大、景觀等雖然是按照一定比例做的,但是難免夸張,只能夠做為了解大概位置的參考,不能完全信任。高手要看就看設計規劃圖(報紙那么大張的,用藍色墨水打印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