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過程,就是購房者和開發商之間的博弈。購房者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經驗,來識破開發商設置的種種“騙局”。知已知彼,才能占據上風,對于購房者來說,了解開發商的銷售手段,就很重要了。
1、新盤排號時
現在的開發商都喜歡提前排號,讓購房者在項目未開盤前,先繳納一部分定金,排個號,在開盤當天購房成功還能享受一定的購房優惠。開發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融資同時吸引購房者。也是開發商預估項目關注度的主要手段,為開盤定價提供依據。
理論上說,這樣是不符合法律法規,因為沒有拿到預售證的項目是沒辦法拿出來銷售的,排號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沒有預售證的項目,購買的風險是很大的,購房者切忌盲目跟風。
2、五證不齊全
五證就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這五證尤以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重要。
很多開發商常常在五證沒辦齊就開始搞內部認購,而當購房者質疑時,開發商就以馬上就辦做借口,但對于購房者來說,你的一次妥協,很有可能帶來購房風險。
3、開發商和代理商
現在的樓盤銷售多是賣和開發是分開的,代理商為開發商制定銷售方案,提供置業顧問。有時購房者會遇到開發商給了代理商優惠的價格和周期,但是有些不良代理商,會在優惠周期過了,繼續以優惠價格吸引你,當你下定了,后再以開發商那邊優惠已經沒有了將你打發掉。開發商莫名其妙背了黑鍋不說,購房者也因為交了定金,不得不買下房子。
4、暫不銷售
很多購房者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挑了好久的房子,明明還有沒有售完,但是開發商就是不開盤,就是不賣。開發商的目的就是因為樓市火爆,想坐等房價不斷上漲。而對于購房者來說,多幾個選擇,多看幾個項目,千萬不要一棵樹上吊死。
5、贈送面積有貓膩
開發商會拿贈送面積做文章,買多贈的多,或者贈花園,贈陽臺,贈飄窗等等。這類免費贈送通常讓人很受用。事實上,所謂的“贈送面積”是不計入產權面積的,雖然開發商是絕度不會告訴你這點。更有甚者,購房者還要為“贈送空間”買單,因為贈送面積的項目建筑其實是算進了房價。
開發商的買房“手段”層出不窮,購房者就應該學會擦亮雙眼,保持理性,不要因為一時的便宜就讓自己擔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