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好房子的第一步是選擇一個好的樓盤,面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各式宣傳,如何才能從中“去偽存真”?千萬別以為選擇好了地段、價位、戶型和樓層就萬事大吉,不合理的社區規劃對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
房屋結構關系質量
房屋質量在選房因素中應該占據首位,尤其在地震過后,人們都更加關注建筑質量問題。現在建筑質量好的房子都是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也稱框剪結構,有利于抗震、抵抗側向風荷載等,其中剪力墻結構的側向剛度很大,變形小,既承重又圍護,適用于住宅、旅游等建筑。目前,國外流行的高層建筑通常也都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
品牌開發商更靠譜
一個好的開發商不僅是資金雄厚,還表現在市場美譽、百姓口碑、實景呈現、室內外建筑細節、建筑元素涵蓋的藝術造詣、樓體園林和時尚的結合度等方面。有很多人買房子的時候是看中開發商的理念,因為有理念的開發商無論是在前期施工,還是后期的物業管理,都會舍得投入。
社區規模影響配套
選購的社區規模和以后的配套建設水平息息相關,整體規模要適中。首先,建筑面積在三十萬平方米左右比較有保障的,五六十萬平方米就可以容納更多配套設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了解這個社區現在、未來的規劃藍圖,了解樓盤規劃設計是否人性化,譬如戶型是否實用、精致、典雅、南北對流、戶戶有景,是否實現人車分流等,了解是否未來建設配套設施、物業管理是否及時到位等。
關注“雙率”把關舒適度
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例如:一個小區內有100套住房,每套住房的建筑面積為100平方米。該小區占地總面積為5000平方米,則該小區的容積率為2。容積率越小,這個小區生活的舒適度就越高。綠化率是綠化面積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綠化率越高,社區的人居環境也就越健康。
房子應該是在一個宜居、健康、綠色的環境之中,應該容積率小,綠化,使用率適中:容積率度不高于3.0,綠化率要大于30%,房子使用率應該在70%-8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