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7層以下指多層建筑,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墻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
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7-11層主要是指小高層,一般小高層的公攤面積和公攤系數因樓盤的不同會有所差異。如果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商鋪和架空等情況,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
3、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12-33層的屬于高層建筑,高層建筑是公攤系數最高的,因為根據建筑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筑一般在25-33層之間,所有其樓梯高度也是最高的。此外,電梯及電梯前室、“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都要占用較大的空間,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1、電梯所占面積。
電梯,現在是高層建筑的必備,一般來說,超過七層的樓房,按規定就必須安裝電梯。
一個單元至少應該配備兩部電梯,貨梯跟客梯區別開來,更何況樓層越高,所需要配置電梯數量也就越多,假如因為電梯數量不夠,或備用電梯出現故障,那么影響的將會是整棟樓的出行及生活。
所以,目前絕大部分高檔樓盤的高層建筑都會配備三部電梯,甚至更多,這樣一來梯井面積也就越大,影響公攤面積也會越大。
2、消防區域。
正常情況下,高樓層的建筑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加寬安全通道的面積,走廊面積也會相對應的進行加寬。
這樣是為了確保,一旦發生意外,能夠有效降低或避免因消防通道或樓道面積窄小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由此一來,這也是造成高層建筑公攤面積越大的原因之一。
3、承重墻面積。
毫無疑問,對于樓層越高的建筑,隨著高度的上升,承重墻所需要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加大。
因此,一般情況下高層樓房的承重墻相較于低樓層或矮小樓層來說,墻體的厚度和占地面積就要大得多。
而公攤面積的其中一項就包含房子與公共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和外墻(山墻),為墻體面積水平投影面積的二分之一,如此一來,高層建筑的公攤面積也會相應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