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跟隨看房團去售樓處時,經常被一堆專業名詞給弄混淆了,如果你稍微不注意,還有可能被繞進去了。本文就教你看懂開發商那些常用的“專業名詞”。
一、預售
大家對預售都很清楚,開發商挖個坑,蓋個售樓處,修個樣板間就可以開張了。不過正式預售前,開發商必須先拿到預售許可證。至于許可證的真偽,則可以去當地住建委網站查詢。
二、什么是?
是一種營銷手段,它是開發商在拿到預售證后開盤之前的一種蓄客行為,這種方式一方面能提前收取一部分資金供自己使用,更重要的是能夠試探市場,然后根據結果(人數)決定是否正常開盤和開盤價。
而對于購房者來說, 的好處就是靠前的人可選擇度更大。如果一個項目熱度很高,那么靠后的幾乎沒有任何價值了,只是提供了一筆短期流動資金給了開發商。
關于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購房者繳納一定數額的金獲得資格,項目開盤后購房者如果買房,則金可以享受階段的優惠活動,如果沒有達成交易,則金返還。
三、內部認購
內部認購是相對于公開認購而言的,一般在預售證下來之前進行。這種認購帶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開發商沒有預售資格,提前內部認購有可能是因為缺資金了。對于熱門項目而言,內部認購一般普通購房者很難參與,由于價格相對于公開預售更低,一般會由實力購房者和關系戶先行認購。普通購房者只能在公開認購階段參與,想買到 的房子也很難。
需要注意的,認購和是有一點區別的。
認購一般是指確定目標房源,然后交定金,只等開盤簽合同了;而則基本上為了享受一定的優惠,不跟具體房源掛鉤,比如常見的“2萬抵5萬”。
現房是指合同簽完了就能收房;期房是指開發商拿到預售證開始銷售的房子,這些房子現在還沒完工或者現在還無法交付。
現房的好處是“所見即所得”,迅速入住不耽誤事;缺點可能就是價格貴點,可選房源一般都不太好,好的房源可能在預售階段都已經被挑走了。
期房的好處是預售價格更低,可選房源多;缺點是爛尾風險、規劃變更風險、配套變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