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業都有廣告,房地產業不例外,廣告是必要的,這是肯定的。有了廣告,你才能知道房子的賣點在哪里。當然開發商為了賣房,也會對廣告進行“深加工”,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那些被“深加工”過的廣告。
一、優惠空前絕后,馬上就要了
“前XXX名可享受XXX優惠”、“尾房大促銷”、“后幾天促銷”。這是很常見促銷廣告詞之一,這類廣告詞撥弄的是緊張的氣氛,讓購房者覺得如果錯過了,就再沒有這樣的優惠了的心理暗示。如果你被這類廣告“拿下”了,那就乖乖掏錢吧。對付這種促銷手段,我們簡單的驗證方式就是看看售樓處的“銷控本”,再就是上房管局網站查詢網簽情況。一般來說,開發商用來促銷的特價房,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消費者切不當。
二、均價XXX起,全市低
此類廣告,直接和房價掛鉤,消費者往往一算,正好能負擔得起,就興沖沖地奔售樓處去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要么是價格明顯比廣告更高,要么是符合廣告中價格的房子已經售完。這種直接以價格鼓動購房者去售樓處的廣告詞,大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是把購房者帶到售樓處,剩下的事由置業顧問來解決吧。
三、
這種的把戲,通常是面積贈送,雖然不可能是真正的,不過在房價高企的今天,能送面積就很不錯了。不過開發商拿地的成本那么高,怎么會那么輕易白送給我們呢?開發商眼中的贈送面積通常都是“偷來的”。
這類面積通常來自于“違建面積”、“公共面積”等。真正的贈送面積是可以給業主合法產權的,而實際上開發商贈送的面積如飄窗、入室花園、露臺、陽臺、地下室等。這些位置的面積是有些是國家規定本該給業主的,例如:入戶花園和沒有封閉的陽臺算一半面積;而露臺本該是完全贈送的;閣樓和地下室如果凈高低于2.1米則也不計入建筑面積。“偷”面積是指開發商通過一些特殊的計算方式,減少套內建筑面積,而實際套內面積更大,多出的部分則變成“贈送面積”了,開發商這樣可以減少上稅。
四、出門就是,名校就在樓下
和是樓盤銷售的利器。一個是資源,一個是交通,在大城市幾乎是完美的選擇。售樓小姐在賣房時都會重點強調這些,這在期房銷售中更是可以自吹自擂,“大型的生活社區”“周邊繁華商圈”“項目自帶幼兒園和中”“出門就是”。因為預售時可能房子還沒開工呢,即使未來無法兌現也無妨,因為合同早就簽完了。
五、買房輕輕松松做地主
“買房輕松做地主”,“一鋪養三代”這類廣告詞仍然十分流行。這些都是的變相暗示。在新廣告法生效后,此類廣告涉嫌違法。買商鋪當包租公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在非的商鋪,風險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