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或者每一個開發商對于契稅的繳納時間都是不一定的,有些地方規定了購房者應在交房前繳納房屋契稅,有的地方卻規定在合同簽訂滿10天就立即需要繳納。但是根據目前的主流操作,期房的房屋契稅繳納的時間是: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交付使用,在辦理房產證的時候就要繳納房屋契稅,房屋交付后盡可能不要超過一年,否則是要交滯納金的。
根據相關契稅的管理條例規定,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納稅人在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并確定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在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也就是說按照相關的規定,契稅在房產證可辦理當日起繳納就可以了。
1、確定房屋總價。
根據上文的分析,房屋的總價分三種情況,在確定房屋總價是首先要確定屬于上文的哪種情況,一般的商品房買賣都屬于第一種“成交價格”也即依照成交時候合同所列價格作為計算房屋契稅的基準。此時計算房屋契稅的關鍵點轉變到稅率的確定上。
2、確定計算房屋契稅的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契稅稅率為3—5%。各地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級政府在3—5%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并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1、首付款。
全款買房的可不只是要準備首付款,購房者需要將房款一次性支付完,而貸款買房則只需要先準備部分房款,一般而言,首套房子首付不能低于總房價的20%(限購城市除外)。也就是說,如果你購買一套價值100萬的房子,那么需要提前準備好的首付款大概在30萬左右。
2、物業費。
物業費一般是在房屋交接的時候需要交納的,物業費有統一的收費標準可以參考,但每個小區的情況不一樣,收費標準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開發商在交房的時候都會找一個物業公司來合作,負責業主的收房的各種各樣的手續和后期小區的維護。而作為購房者,就需要向物業公司交納物業費,獲得這些服務,大多數的物業公司都是按季度或者是年度來收取物業費的。
3、公共維修基金。
有的朋友會把公共維修基金和物業費混淆,這是兩筆完全不同的費用,公共維修基金也是國家強制征收的。公共維修基金的收取有兩種方式,有的按建筑面積計算,也有的按總房款的百分比計算的,但總的算下來一般都是占總房款的2%-3%左右。
4、房屋面積補差款。
這一項費用也有可能不會用上,但以防萬一,購房者最好還是事先準備好,房屋面積補差款指的是,在實際收房交鑰匙的時候,實測的面積會與合同上的面積有誤差,買賣雙方按照多退少補的方式補足差額。也就是說有可能購房者會收到開發商的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