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主要包括: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公共廁所、電梯和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間、消防通道、變配電室、煤氣調壓室、空調機房、熱水鍋爐房、電梯工休息室、值班警衛室、物業管理用房等以及樓房基本功能上是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1、查閱相關資料:在進行房屋兼職時有些不良開發商可能會擅自改變了樓盤的規劃,導致購房者的公攤面積變得不合理,房子的性價比就會下降,所以,大家在買房時要查閱相關資料,也可以聘請律師查詢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最終設計圖紙、最終面積測量報告等等。
2、了解公攤系數:每棟樓都有公攤系數,公攤系數和建筑形態以及房屋樓層有一定關系,不同的建筑形態和樓層的就有不同的公攤系數,就比如一棟房子7層以下的住宅,公攤系數就是7%-12%,而7層以上11層以下的公攤系數就是10%-16%,在購房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公攤系數,并以此來計算公攤面積是否合理。
3、合同寫入公攤面積:在了解房屋時,有時候購房者與開發商會對公攤面積進行口頭約定,這些口頭約定一定要寫入購房合同,包括但不限于公攤面積的大小、位置、單價等等,只有這樣,你才能避免未來開發商隨意加大公攤面積,以及肆意漲價。
4、索要公攤數據:在了解樓盤時,購房者有權向開發商索要公攤數據,這是購房者享有的知情權,這些數據包括但不限于套內建筑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筑面積等等,只有掌握了這些數據,大家才能更好地計算自己的公攤面積。
5、公攤面積并非越小越好:雖然公攤面積也會計入購房者的購房面積內,讓購房者的購房費用增加,但也并不是公攤面積越小越好,如果公攤面積變小,那電梯間、過道的空間就會變小,每天進進出出、過上過下這么多人,就會顯得比較擁擠,居住體驗性極差。所以,在買房時,不要刻意追求低公攤,還是要保證公攤面積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