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工薪階層而言,買房絕對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許多人是用畢生的積蓄甚至負債來買房的。
買房的時候要警惕各種可能存在的陷阱,利用好手中的每一分錢,避免被開發商的伎倆蒙蔽了眼睛。
一、廣告
購房者決定入手某個樓盤的房子,很多時候都是被房地產商設計精美的廣告或展會上的沙盤所吸引。
某些開發商甚至利用精美的樣板間,來蒙蔽購房者的雙眼,殊不知,樣板房的質量、結構與實際交付的標準并不相符,樣板房利用視覺誤差、家具尺寸相對縮小等對購房者構成誤導。
應對措施:購房者要仔細閱讀購房合同中的內容,必要時還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
二、配套設施
某些開發商在銷售項目時對今后的生活配套設施承諾得完美無缺,但等到購房者真正領到鑰匙準備入住時,會發現許多的承諾并不到位。
應對措施: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如社區提供的教育設施是否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認可等,都需要進行仔細調查。
三、內部認購
內部認購是指房地產開發商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一般內部認購的商品房價格相對較低,但存在的問題是:一些內部認購的商品房是在開發商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的,不受法律保護,購房者的權益也無法得到保障。
應對措施:最好不要購買這類商品房,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具有市場品牌的樓盤。
四、物業管理
物業管理方面的陷阱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開發商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損害了業主的正當權益;另外一種情況是開發商在一段時間后偷偷更換物業管理公司,以次充好。
應對措施:購房者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對開發商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屬于不合理的違反購房者意愿的附加條件。
五、債務
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常常會將資產轉移到其他項目中,使用隱匿財產,抽逃資金或做假賬等手段造成破產的假象,借破產逃避債務。
應對措施:購房者要盡量選擇信譽良好的開發商,要分清股東與公司的關系,同時,明察暗訪項目公司的實際財產。
六、收費項目
針對物業管理公司亂收費的應對措施是:業主應選出為全體業主服務的業主委員會,由業主委員會挑選信譽良好的物業管理公司,或解除與信譽不好的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合同,并且業主委員會有權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的行為。
七、購房合同
購房者與房地產銷售商簽訂的購房合同會有空白的地方作為合同的補充條款,某些不良開發商就利用合同的空白處做手腳。
應對措施:購房者簽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仔細看完全文,遇到空白處應填上自己應有權益的內容,如無需填寫時,也應畫上橫線,防止不良開發商動手腳。
Tips:
亂收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超出核準的價格收取管理費;擅自提高收費標準,賺取收費差價;擅自增加項目建設,而將費用分攤給業主。
八、房產證拖著遲遲不辦
有些開發商在業主買房時承諾3個月之內辦理房產證,但有時好幾年房產證卻依然沒辦下來,開發商卻一直找理由推脫。
應對措施:購房時應看商品房是否“五證”齊全。“五證”即《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如果“五證”不全,購房者則可能拿不到房產證,商品房質量也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