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房和商品房的售房機制有所不同,所以購買房改出售的公房以及房地產市場上的商品房,這些都是有大的區別的。公房是住房制度向住房商品化過渡的形式,是國家對職工工資中沒有包含住房消費資金的一種補償。那么售后公房是什么產權?和商品房的產權證有什么區別?
售后公房是什么產權
一、售后公房是小產權房,主要分為兩種:
1、央產房。是指單位或央企的性質的房產。
2、一般性質的公房。
二、售后公房是指非央產房的公房,包括一般國有企業、非級別的事業單位、機關的房產。其中前一種在單位出售給職工后,并不是一定可以上市交易,是否可以上市交易,需要到央產房管理室查詢。同時,即使可以上市交易,也需要與房屋原產權單位簽訂物業和供暖協議,之后才可以進行上市交易辦理。
三、后一種性質的售后公房可以進行上市交易。在上市交易時成本價售后公房可以進行直接交易,標準價或者優惠價售后公房需要補交成本價后才可以上市交易。
四、售后公房根據不同的房改后自1994年起政府把公房(也就是使用權房)出售給職工(買下產權),后來已售公房可以上市出售,于是這些上市的已售公房被稱為售后公房(分成本價房和標準價房)時期和價格,分成本價房和標準價房(北京市等有些地方叫優惠價房)。
售后公房和商品房的產權證有什么區別
一、售后公房是機關單位建造的分配給職工居住使用的住房,職工沒有權只有使用權。但是,職工可以工齡加貨幣的形式購買權,即為售后公房,更多的接近政策導向。而商品房顧名思義,更多的是偏向于市場導向。所以商品房和售后公房在出售購買限制和稅收上都有區別。
二、售后公房的銷售對象都是有限制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購買公房。購買公房的人只能是承住獨用成套公有住房的居民和符合分配住房條件的職工。而普通商品房的銷售對象是沒有限制的,任何公民都可以購買商品房。
三、國家對公房的購房面積有所限制,規定人均可購房的建筑面積,任何購房人不得超過指標限制多購房,以防止一些量低價購買公有住房,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商品房的購房面積是沒有限制的,公民可以隨意選擇購房面積。
四、購買公房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首先公房的價格較低,往往按照標準價或成本價出售,其次在標準價或成本價的基礎上還有工齡、職務或職稱方面的優惠折扣。而商品房房價較高,折扣優惠也完全依據開發商的售房政策而定。
以上就是售后公房是什么產權?和商品房的產權證有什么區別的全部內容,職工購得的公房有的在產權上有限制,表現為已購公房上市出租、銷售方面。而商品房則無此限制。與商品房相比,公房在面積、購買條件、產權上受到很多限制,其就在于享受低房價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