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應該算得上是男女合租中的典范了,他和其他一男三女同住了一年多,竟然還不知道其中一個女性的名字。 陳華在某市南山區路的一個小區住,他說初想一個人租一間單身,但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房子。后來,經過朋友介紹,他住進了這套四室二廳的宿舍,每個月只交600元的房租。
剛住進去的時候,陳華還有些別扭,感覺不太習慣:“就好像一下子沒了隱私,個人的東西都暴露在別人面前。好在他們已經合租了不少日子,大家在一起都很自然,也沒有刻意的關心、問候什么的,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陳華的公司離宿舍,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室度過,基本上也是晚上回宿舍睡個覺,而且常常是他回去時,大家都已經睡覺了。即便回去比較早,他也把自己關在那間八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上上網,看看書、聽聽音樂什么的。他說:“我不太善于和人交流,更喜歡一個人獨處,關上門,我就感覺是我一個人的天地了。反正只要我每個月按時交房租,別人也就不理會我做什么了。”
像陳華這樣的人應該算是“異類”了,獨立的過了火。但大多數合租的男女們也確實遵循著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每個人都有著獨立的生活空間,互不干涉。 陳小姐以前一直和異性合租。她說,這么多的經歷告訴自己,和同性住在一起是非太多,很難長期在一起居住。她以前有過幾任室友,但相處的不太愉快,其中一個女孩總喜歡斤斤計較,想盡一切辦法來占;而后來一個室友則過分嬌氣,一點小事情都要一驚一乍;第三個室友小心眼,你干什么事、說什么話她都感覺針對她,搞得陳小姐小心翼翼,無所適從。“后來,我聽一個朋友介紹了異性合租的情況,也就沒有再猶豫,決定找一個異性合租,免卻那些不必要的麻煩。”
小敏選擇異性合租的理由很簡單,“男的可以幫著干重活??!再說,有個男的在一起住,也安全的多。以前一個人住的時候,半夜有個什么風吹草動的,嚇得我睡不著覺。”但她表示,自己不會和一個男的單獨合租,起碼應該有兩個女的。小敏這種為尋求安全感的在女性中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黃小杰是從去年開始與異性合租的。黃小杰說,和異性合租了大半年時間,他真切地體會到了其中的好處。“說實話,以前和我住的那個女孩并不漂亮,但很細心,也很能干。房間的衛生基本上是她包了,她還經常買一些小玩藝兒或鮮花之類的,把房間布置得很溫馨,給我一種家的感覺,所以我決定繼續和異性合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