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先生在北京工作生活七年,始終租房住。初,他住在東五環外,現在他還在北五環外。“深的體會是房價漲得快,租房價格也跟著漲,倒也有好處,臉皮厚了,能跟中介討價還價了。”
“1000塊不可能,你不住有的是人想住”
我2007年大學畢業來北京,為了離女朋友近些,在租了房子,分租,算上我一共四戶住。我的房間朝北,中介說面積是12平米,但我怎么看都覺得不超過10平米。其他三家里,有一家住的是客廳的隔斷,剩下包括我這間在內都是實墻。
那間小屋我住了5年,變化大的是房租。2007年剛住進去的時候,房租是每月500元。2008年9月續約的時候,中介說要到650元。那時我在北京的第一家工作單位已經倒閉半年多,我剛剛完成一個劇組的工作,工資還沒到手,手里沒錢,就跟中介軟磨硬泡地壓價,后說定的租金是每月630元。
中介房租一年一簽,我覺得就是為了要坐地的。2009年,又到續約的時候,漲到每月780元。2010年,830元。2011年,980元。到2012年快續約時候,直接跟我要每個月1200元。當時中介派來的業務員,跟我們四家私下單獨談價格,到我家,我跟他說,這小屋才這么小,1200太多了,我能接受的價格是每個月1000元,再多就不行了。結果中介說,“1000塊不可能,這房子你要是不住有的是人想住,你看你這兒東西也不少,估計搬家也挺費勁的吧!”合著是看我搬家不容易來跟我坐地起價的啊!當天沒談攏,我決定搬家。又過了兩三天,中介說房主要收房,正好租約期滿,我們4戶就都搬了。
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