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了半年多。我才發現自己不是一個能忍受寂寞的人;我對那個“異性”的基本要求是: 一、不會討厭她。 二、不會愛上她。 她瘦瘦的,戴副眼鏡,很文靜的樣子。在外人面前我稱呼她“我的同屋”。我不是一個愛趕時髦的人,但“異性合租”這股風吹來的時候,卻結結實實地觸動了我。我是一年前跟女朋友分手的,獨居了半年多,直到半年前才發現自己不是一個能忍受寂寞的人。 于是,我也決定時髦一回,在網上打出廣告,尋求異性合租者。這套房是我獨自個租的,月租1800元。說實話,我并不缺錢,但如果有個人來分擔一半兒的房租,又有什么不好呢?況且,能多住進來一個人,這間房子也不至于顯得這么空曠。當時,我還沒有從失戀的狀態下解脫出來,也不可能去愛任何人。至于為什么選擇異性,很簡單: 同性之間容易鬧矛盾,而異性則相對容易相處。那首流行歌曲里說的: “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指的是戀人或夫妻,而普通朋友,還是異性較容易相處。
很快,一個叫"小魚兒"的網友跟我聯系上了。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約她來我這兒看房子。第一面,我看她瘦瘦的,戴副眼鏡,很文靜的樣子,就在心里選中了她。她對房子也很滿意,說: “房租一人一半,客廳公用。”我擔心地問: “你的東西很多嗎?”她輕松地說: “就幾本書,幾件衣服,連張床都沒有。” 接著,我們坐在客廳里閑聊了一會兒,互相看了對方的身份證和工作證,有點“驗明正身”的意思。她是湖北人,去年才來廣州,是做保險的,就是滿大街推銷的那種。我問她:“這種工作怎么樣?容易嗎?”她勉強笑笑說:“就那樣唄。”
她第二天就搬了進來,果然就一個旅行包,幸虧房間里還有一張床。見我詫異的樣子,她不好意思地解釋說,她一直都住在親戚家里。我從她的眼神里看出許多無奈,就沒有過多地問她。我指指客廳的電話、沙發,還有廚房里的冰箱說: “這些你都可以用,不過,”。她接過話頭說:“費用平攤,你放心。”她這樣一說,倒像我很小氣似的。這樣,我跟她在這個屋子里生活起來。我一直叫她孫小姐,叫了一段時間,她嫌不好聽,就改叫了同屋,在外人面前叫“我的同屋”。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想到要訂什么君子協定,但她搬進來不久,我們之間發生了幾次風波,我們就很認真地談起了這個問題。從第一天她搬進來開始,每天晚上下班回來都是把門鎖得緊緊的,除了偶爾泡一碗方便面,也很少用廚房。憑感覺,我知道她做一切事情都是輕輕的,惟恐驚動了我。我對這種局面很滿意,我是個愛靜的人,晚上喜歡一個人在房間里看書和玩電腦。一方面,我能安安靜靜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另一方面,我能明顯地感覺到這套房里還有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女人。沒有了以往的那種強烈的孤獨感,我希望這種局面能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