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市場受政府嚴格的調控之后,產業地產已成為房地產公司“救命的稻草”,而旅游地產無疑也成為了房地產公司進軍的熱點。旅游地產基本概念其發展趨勢?
旅游地產基本概念
依托周邊豐富的旅游資源而建的、不同于傳統的住宅項目的融旅游、休閑、居住、度假為一體置業項目,可以稱之為旅游房地產。較之一般的住宅,旅游房地產特點與在于它是旅游業和房地產業無縫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觀、建筑景觀,同時擁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極高的價值。
旅游地產是較熱的話題,一方面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游業在我國已遍地開花,受到各界各行的關注,另一方面,房地產業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兩者的結合形成新的業態——旅游房地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關于其定義,仍沒有一個嚴明的規定
旅游地產多側重于度假旅游,或強調以旅游發展為主體,以地產為延伸;或強調發揮地產主體功能的同時賦予其旅游功能,從而擴展地產行業的內容,吸引更多的消費客體。
而勇先創景認為:旅游地產,顧名思義旅游+地產,是彼此的延伸,并沒有嚴格固定的誰占主導,主導地位的不同只是決定了旅游地產開發模式的不同而已,并不能改變其是旅游地產的本質屬性。
依據旅游地產中旅游和地產因素所占的分量不同,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情況一:地產功能只是旅游功能的一部分 。情況二:旅游功能只是地產功能的一部分。情況三:彼此不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只是兩者的交集構成旅游地產。
情況一和情況二是將其整體看成旅游地產行業,其中因主體地位不同而出現兩種情況,而情況三旅游地產只是整體旅游區域的功能之一,是在旅游和地產出現交集的情況下出現的,如若細分,還會因為兩者的功能的強弱不同又出現兩種情況.
但總而言之,以上都屬于旅游地產,即只要是有旅游因素和地產因素,相結合產生的, 便可形成旅游地產。
旅游地產發展趨勢
旅游地產市場基本呈現“一級城市靠地產,二、三級城市靠資源”的涇渭分明的發展態勢。北京、上海、等一級城市旅游房地產基本上走地產路線,以人造景區配套住宅、酒店、社區等的開發;而二、三級城市的旅游房地產則主要走“旅游”路線,依托區域的高等級旅游資源進行項目配置。
同時,由于我國地理、經濟發展特性,形成了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景觀資源豐富等特點,旅游地產業率先在這一區域落足,而中、西部旅游地產不僅僅在數量上較少,且多集中在城市的相鄰郊區。旅游與地產的結合不但是互補關系更是一種互惠關系。
旅游帶動了地產項目的人氣,促進了地產項目的價值上升;地產項目彌補了旅游的資金缺口、實現了短期盈利同時又借助了旅游的自然資源。旅游地產是房地產開發中的對于資源整合和產業整合應用的卓有成效的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