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般購房者取得房產證要完成三步:
1、項目竣工通過驗收交付業主使用;
2、房企拿到整個項目的產權;
3、房企分割項目大產權,給業主的房子辦理分戶產權。
房企在為業主辦理房產證之前,先得為項目辦理大產權,法律上稱之為初始登記。這個過程分為兩部分,分別是辦理土地證和項目大房產證。其中土地證是房企拿地后取得的,房產證是房子竣工驗收后取得的。
需要的材料:
1、五證;
2、房企的主體資格證明,一般是房企營業執照;
3、竣工驗收備案表;
4、房屋實測面積報告;
有了竣工驗收備案表和房屋實測面積報告后,房企可以通知業主收房了,同時房企也完成了初始登記拿到大產權。接著房企著手開始為業主辦理分戶產權。
正常情況下,這個過程也就一個月左右,業主自己也可以辦理的。開發商辦大證的時間一般在30天以內,業主的小證一般也在30天以內,算上交房時間,整個過程一般不應該超過3個月。
但在實際過程中,開發商一般都代辦產證,這里面除了正常手續需要消耗一定時間外,還涉及到銀行抵押解除等資金運作,所以,房企普遍在合同中約定交房后2年內為業主辦理分戶產權。
問題一、為什么會辦不下來房產證呢?
房產證辦理超期或者無法辦下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違規用地,
2、變更規劃,
3、竣工驗收問題,
4、面積實測問題,
5、資金鏈問題,
6、公共維修基金和契稅被挪用,
7、房企跑路。
總體來看,房產證辦不下來絕大部分是因為房企違規操作。
問題二、房產證辦不下來對購房者有哪些風險?
房產證下不來,購房者無法取得權,無法對房子進行買賣、抵押、贈與、繼承、出租等處置。房屋被拆遷時無法按國家政策及相關拆遷法規獲得拆遷補償。
更嚴重者,房企因債務被強制執行時,沒有辦理房產證的房子仍然屬于房企的資產,債權人(一般是銀行)可以依法要求強制執行。
問題三、辦不下房產證,開發商有什么好處?
辦不下房產證,房子仍然屬于開發商,開發商可以利用房子進行再融資活動。此外,開發商的違規操作是辦不下來房產證的主要原因,這些違規操作已經讓開發商獲得了不少收益,比如好賣點,搞點違建增加利潤等。
問題四、辦不下來房產證,業主該怎么辦?
由于辦不下來房產證的原因很多,業主能自救的難度也有所不同。
如果小區取得房產證的條件基本滿足,業主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過戶,難度不大;
如果房企存在比較的嚴重問題,難以獲批,業主要求過戶的難度一般;
如果房企存在嚴重的問題,辦理房產證的難度大,業主應考慮退房。
此外,如果小區存在產權問題,業主都會受影響,這個時候業主行動起來才是關鍵。
問題五、怎么避免產權風險?
一般來說,期房盡量買大品牌房企的房子,即使工程質量不比小房企好,但考慮到品牌影響力,一般產權風險要明顯小于小房企。
不要涉足小產權、的房子。小產權的房子根本沒有大產證,而的房子存在規劃風險,因為規劃的是商業,容易在面積實測、竣工驗收環節出問題。例如,北京已經要求不再給新建項目發房產證了。
后,買房前看清楚項目的手續,手續不全的項目可以略過了。即使是手續完整的房子,收房時也應注意檢查竣工驗收備案表和面積實測報告,如果沒有這兩個文件,開發商就屬于違規交房。
此時,你應考慮的是維權或退房,如果住進去幾年后,房價也漲上去了,才因為房產證辦不下來向開發商維權,作為購房者的你也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