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合同的條款極多,其中四條是關系到裝修業主關心的裝修預算超支、工程質量不合格及拖延工期等問題的。所以想要裝修工程順利完結,不產生大的裝修糾紛就必須看清這四個條款。
一、約定預算與結算浮動比例的條款
案例說明:一些業主反映自家裝修沒有出現什么增項,但是預算卻超了10%-20%。其實這是不合理的,因為正規的裝修合同通常會對預算超支的比例進行約定,“在沒有項目變更的情況下,竣工結算上下增減幅度不超過預算5%。”
解析:業主在裝修時總會偏愛低報價,有些裝修公司就迎合這一點在報價時將報價壓的很低,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就會一點一點的加價,終業主結算的裝修費要比一般裝修公司的裝修費用還要高。這都是裝修公司的小把戲,在裝修報價時先將一些小的項目隱去,然后在施工時在要求業主增項。所以,為了防止裝飾公司“低開高走”蒙騙消費者,在簽合同時不要忘了約定有關預算與結算的浮動比例。
二、增加材料環保性能條款
案例說明:肖女士的房子裝修完有半年了,屋內還是有裝修材料的味道。為此她找來了鑒定室內空氣污染指數的團隊檢測,一查發現屋內的有害物質指數嚴重超標,因此她將裝修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索賠。
解析:關于環保裝修材料的使用,2002年國家質檢總局就發布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對于裝修使用的水泥、砂子等的輔材,以及油漆、板材等主材都規定了有害物質含量標準。但是有些裝修公司就是為了貪財而降低材料的環保等級,致使裝修工程環保指數不達標。為此,不管是查閱半包還是全包合同,只要是由裝修公司提供的材料都要讓他標明材料的環保等級,并且在檢查材料時查看保檢測報告。
三、具體約定質量責任歸屬
案例說明:李先生家的房子正在裝修,在驗收墻面時發現墻面油漆有空鼓的地方,而裝修公司卻推說業主買來的油漆有質量問題,雙方僵持不下,導致工期一致被拖延。
解析:這類的裝修糾紛時有發生,就是因為業主的裝修知識并不完備,所以裝修公司才會一致推脫責任。其實只要業主能夠提供購買油漆的憑據,及油漆的質檢報告就能證明油漆沒有用質量問題。那么裝修公司必須承擔責任,返工所花費用全部由裝修公司承擔。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市民完全可以把這一條款作為“工程質量和驗收”部分的重要條款加入其中。并可以根據雙方實際情況,約定更加具體的補充條款。
四、明確驗收的具體事宜
案例說明:金先生家的裝修工程還未結束,就出現了墻磚脫落、木地板發霉的現象,裝飾公司卻以材料不合格或業主保護不當為由拒絕返工。
解析:在未投入使用的裝修項目出現質量問題時,業主可以拒絕驗收。為了避免裝修公司推脫責任,業主自購的裝修材料在進場時一定要簽材料交接單,要讓施工人員確認材料的質量和數量都無誤。那么等到裝修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時,裝修公司就無法將責任推給業主了。
業主在簽訂裝修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以上四個條款,讓裝修公司無法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