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合同從法律的角度上講是勞務合同,合同的爭議點也是在約定權利和義務上。因此,簽訂裝修合同重要的是明確雙方的責任,這就需要各位業主仔細看清合同的內容,謹慎簽訂了。那么簽訂裝修合同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將裝修公司的資質等列入合同項
有些裝修公司可能會將工程擅自轉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業主可以將裝修公司的資質、裝修工人的組成等初始資料列進合同,并且對裝修公司進行轉包的行為進行相應的違約約定,一旦發生轉包行為,裝修公司需要支付違約金,從而保護業主的權益。
2.謹慎檢查裝修公司提供的合同文本
在翻看合同文本時,一定要仔細的檢查合同條款,對于文字條款表述不明晰或者看不懂的地方及時詢問,也可以向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以保護正當利益不受侵害,畢竟裝修的知識翰若星海,普通業主很難完全了解。
3.在合同中設置約5%左右的保修金條款,約定在裝修完一年后無質量問題才予以支付
裝修完成后的保修服務是每位業主應有的權利,保修期限一般是2—5年,很多裝修公司在業主發現問題時會找借口推卸責任,而業主則是有口難言。所以,提前在合同中約束了保修的條款可以更有效的保護業主的權益。
4.在合同中約定對各工種的要求
盡量在合同中約定對裝修各工種的要求,如持證上崗等。裝修工人流動性大,有些工人無證上崗,但業主又無法查明,在合同中約定了這項條款,可以對裝修企業起到約束的作用。 對于裝修的工人,尤其是電工、焊工等,除了要求其持證上崗外,還要注明重要的一點即一旦發生傷亡事故時的責任歸屬問題。
5.掏錢需謹慎
一般在正式簽訂裝修合同之前,裝修公司往往會要求業主交納一些定金,并且在收到定金后,設計師才會開始進行設計和報價。但如果你對設計師的方案不滿意或者想更換裝修公司,那么這個定金是不退還的。所以,在您交付定金前,一定要通過查看該公司裝修的樣板房或者和其他的客戶溝通來了解裝修公司的設計水平和施工水平,此外,業主還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對于不滿意的設計需要設計師更改到業主滿意為止,并且已經交付過的定金轉為裝修資金,以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