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其實同樣是個暴利的行業,程度可能僅次于房地產。許多黑心的裝修公司為牟取更多的利潤而在裝修合同中設下價格陷阱,引裝修業主掉入。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各位裝修業主必須要擦亮雙眼,仔細核對裝修合同,識破其中陷阱。小編總結了幾個裝修公司常用的價格陷阱及對應的有效規避辦法,快來看看吧!
陷阱一明知故“漏”
有些業主在選擇裝修公司只是看了價格,感覺整體報價合理就簽了合同,事后才發現裝修報價單上某些主材被裝修公司故意“遺漏”了,在施工做到某一項時就會額外加錢,致使后裝修費用遠遠超出裝修報價。
規避辦法: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業主必須要充分地做好事前準備,將自己裝修所需的主材逐條列出來,并且標明自購還是裝修公司提供。
陷阱二 施工工藝表述不清
多數業主在審核合同時只看數字,不怎么看文字說明,殊不知文字中更是陷阱重重。裝修工程涉及的裝修項目眾多,每個裝修項目都會有專業的施工工藝,施工工藝因其難易程度不同人工費也會有所不同。若是業主不仔細檢查得話,就可能會付了高額的人工費而施工工藝卻是簡單的、粗糙的。
規避辦法:業主好多掌握一些裝修常識,盡量了解關于室內裝修的各項工程施工工藝的標準,定期去裝修現場了解施工進程,這樣會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陷阱三 偷換計量單位
裝修涉及的項目繁多,計量單位也不一致,平米、米、延米、項都是裝修預算中常出現的計量單位。有些裝修公司就利用消費者的外行,擬制了一些不具體或模棱兩可的條款。例如,鞋柜這一項,報價單上寫的是“主材:8mm玻璃擱板、 1cm鋼化玻璃 、鏡子及輔料,單位:項,數量:1”看似很合理,但是其實鞋柜的尺寸沒有寫明,若是你想做的鞋柜尺寸稍微大一些,裝修公司就可能會另加錢。
規避辦法:在簽合同時注意一些可能產生數量變化的項目盡可能要求按實際面積計算收費,如衣柜、鞋柜等,盡量少以“項”作為單位,免得在裝修過程中有誤差。
以上就是裝修合同中常見的三種價格陷阱,雖是老生常談,但是仍有不少裝修業主還會上當受騙,小編希望您看完這篇文章能夠規避這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