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標的物就是房子,對于買賣雙方來說簽合同都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步驟。作為賣方也需要關注合同中的種種信息,在二手房合同中主要的要素有八個。
1、買賣雙方的基本資料
主要包括買賣雙方的姓名、住所地址、身份信息、聯系方法等。
2、出售房屋的基本概況
房屋的基本信息包括坐落位置、房產歸屬、是否存在抵押、是否空置、裝修情況等,如有房屋維修或其他相關文件也需要移交。
3、出售房屋的面積
4、房屋的土地使用權性質等信息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買賣二手房,劃撥土地是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出讓性質的土地是不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的。
5、房屋成交價
和新房以報單價,然后乘以平米數的計算方法不同,二手房常見的成交價往往直接約定每套房屋的價格,如需按單價計算,買賣雙方需進行約定。
6、房款的支付方式、時間
在合同(或補充協議)中需要清晰說明交款時間、條件以及辦理各類手續的過程。除房價之外的稅費及其他費用需要明確雙方如何分擔。
7、違約責任
需說明哪些屬于違約情況,雙方如何承擔違約責任,違約方需支付的違約金等。
8、解決爭議的方法
一般主要是規定采取仲裁還是訴訟方式來解決爭議。
在各個城市進行二手房交易一般需要按照當地住建委(或其他主管部門)規定的制式合同填寫,但是買賣雙方需根據各自情況,在補充協議中將上述內容詳細說明,以免產生后續糾紛。在買賣雙方對二手房買賣的相關事項達成一致意見后,雙方的買賣合同就已經成立。
二手房買賣合同明確了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二者都有法律約束力。在交易過程中一旦產生糾紛,合同就成為了重要的法律判決依據,因此雙方必須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