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農村,很多人想到了綠蔭小道,芬芳田野,清新空氣,非常適合居住。但是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價值普遍被低估了,風景美還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人久居。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落后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比如“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使得原來更多優惠政策向城市傾斜。隨著經濟架構調整信號的發出,明確提出了把農村經濟搞上去,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
也就是說,到那個時候,風景優美,經濟進步的農村會變得更加宜居。宅基地更有價值了,承包經營權更有價值了,農村戶口就更值錢了。
我們都知道,城市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人都會進城,因為那里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花更少的力氣掙更多的錢,因此農村人口流失是必然趨勢。
然而農村也有農村發展的規律,哪些地區的農村戶口會更有好處呢?
一、 平原地區走機械化的農業發展道路,一個人能種一萬畝地,甚至更多;二、城市郊區走以蔬菜種植為主的現代農業道路,這樣蔬菜可以迅速便捷地供應給城市,減少運輸成本;三、山區種植當地特色經濟作物,比如種葡萄、蘋果、大棗、甚至可以引進一些海外的高附加值農作物。這三個地區的農村戶口,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值錢。
如果你是農村戶口,要轉成非農戶口,就要結合你戶口當地的經濟發展前景,好好考慮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