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購房者在看房選房的時候只會關注于價格、地段、戶型或者配套,對于土地使用權年限可能會直接忽略,但是近年來,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加上存量房較多,土地使用權期限越來越受關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希望給大家實際的幫助。
為什么有些房屋產權年限是存在“縮水”現象呢?
有些購房者反映說自己明明買的是新房,但卻發現其實是已經擁有十幾年“地齡”的老盤,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開發商從拿地到開發,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另外,有些項目巨大,開發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一來二去,就會耽擱很長時間,土地使用權限就會有不同程度“縮水”。但也不排除有些開發商為了謀取更多利益暫時不賣的情況,這也會縮短使用期限。
那么,房屋產權年限“縮水”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樓齡超過10年的房子的各項設備已經進入老化期,價值也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人不會買超過10年樓齡的房子。
另外,面對“認房”、“認貸”等房產詞匯,很多購房者都不能準確的理解,那么,“認房”和“認貸”都是什么意思?
“認房”和“認貸”的區別:
“認房”是指在界定二套房時,如果借款人在當地房屋登記系統中,已經有了登記信息,再買房時,該房將被界定為二套房或以上;“認貸”是指在界定二套房時,如果買家在銀行征信系統里已經登記有貸款買房的信息,那么又申請貸款買房時,將界定該房為二套房或以上。